防火阀的常开与常闭如何选择
发表时间:2025-10-31 11:10:04
在建筑消防系统中,防火阀的选择是确保防排烟系统有效运行的关键环节。常开与常闭防火阀虽一字之差,但其功能定位、应用场景和设计逻辑截然不同。正确选择不仅关乎系统合规性,更直接影响火灾发生时的人员疏散和灭火救援效果。
一、理解防火阀的基本分类与工作原理
防火阀根据其动作温度和功能主要分为两大类:70℃防火阀和280℃排烟防火阀。70℃防火阀通常安装在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的送、回风管道上,平时保持开启状态,当管道内烟气温度达到70℃时自动关闭,起到隔烟阻火作用。
280℃排烟防火阀则主要应用于机械排烟系统,平时可常开或常闭,当排烟温度达到280℃时自动关闭,防止高温烟气扩散。这一温度阈值是基于火灾发展规律设定的:280℃标志着火灾已进入猛烈阶段,继续排烟可能将火焰扩散到其他区域。
两类阀门的核心区别在于应用系统不同(通风空调系统vs.排烟系统)、动作温度不同(70℃vs.280℃)和常态位置不同(常开为主vs.常开常闭并存)。

二、常开防火阀的应用场景与设计逻辑
常开防火阀的核心功能是保障正常通风路径或主排烟路径的畅通,在火灾发展到威胁更大范围安全时自动切断通道。其主要应用场景包括以下几类:
安装在通风空调系统的总管、穿越防火分区处、排烟风机入口处以及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管道上。这些位置需要保持持续通风或排烟能力,只有在极端情况下才需要切断气流。
常开防火阀的关闭条件通常有两种:温度熔断机制(70℃或280℃熔断器自动动作)和电信号联动控制(接收火灾报警信号后关闭)。特别是排烟风机入口处的280℃排烟防火阀,关闭后必须连锁停止排烟风机和补风机,这是规范强制性要求。
三、常闭防火阀的应用场景与设计逻辑
常闭防火阀(包括排烟阀和加压送风口)的设计初衷是平时关闭,火灾时按消防指令精准开启。其主要应用场景包括:
各防烟分区的排烟支管入口处、楼梯间和前室的加压送风口以及需要按需启动排烟或送风的特定区域。这些位置在平时不需要保持通风,火灾时只需开启着火分区或其相邻分区的阀门。
常闭阀的开启方式主要有电信号开启(接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信号)和手动开启两种方式。其核心优势在于能够实现精准控制,避免非火灾时空气乱流,减少能耗,同时保证火灾时按预定逻辑启动相应区域系统。

四、选择常开或常闭的关键决策因素
安装位置是决定阀门状态的首要因素。根据GB51251《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排烟总管、穿越防火分区处、风机入口处的阀门应为常开;而各防烟分区排烟支管入口、楼梯间前室加压送风口应为常闭。
系统功能需求同样至关重要。需要保持持续通路的部位选择常开阀;需要按需启闭的部位选择常闭阀。此外,建筑类型和空间布局也会影响选择。例如,排烟与通风系统合用的管道上可能需要设置常开280℃防火阀。
信号反馈要求是另一个关键考量。所有常闭阀必须配备开启信号反馈,所有排烟防火阀(无论常开常闭)必须配备关闭信号反馈。这是系统联动控制的基础,缺一不可。
五、常见误区与正确选择实践
在实际工程中,防火阀选择常开或常闭存在一些常见误区,需要特别注意:
误区一:认为280℃排烟防火阀都是常开的。实际上,280℃排烟防火阀有常开和常闭两种,取决于安装位置。排烟总管上和风机入口处的280℃阀为常开,而各防烟分区支管上的280℃阀为常闭。
误区二:常闭阀可以随意改为常开阀。这种做法会导致系统失控,非火灾时造成空气乱流,增加能耗,火灾时无法实现分区控制。
误区三:忽视信号反馈和连锁逻辑。无论常开还是常闭阀,都必须按规范要求设置信号反馈和连锁控制,否则系统无法实现自动联动。
正确选择实践应包括:严格按规范和图集设计、清晰标注阀门参数(类型、温度、常态、控制方式)以及加强施工交底和验收,确保现场安装与设计一致。
防火阀的常开与常闭选择是消防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需要综合考虑安装位置、系统功能和安全要求。正确选择不仅满足规范要求,更能确保火灾发生时系统可靠运行,为人员疏散和消防救援提供关键保障。设计人员应深入理解各类阀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避免常见误区,做出科学合理的选择。
